8.jpg

中医药如何对付“肿瘤君”?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中医专家王志学为您揭秘!

发布时间:2019-01-22 字数:3420

fmm2050.jpg

  王志学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工作于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中医科。

  主要从事肿瘤、血液病的诊治与研究。擅长肿瘤综合治疗计划的制定及肿瘤的化疗、免疫靶向治疗,中药预防肿瘤术后的复发与转移、肿瘤放化疗的减毒增效、恶性胸腹水及癌痛的治疗;擅长中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各型白血病、各种贫血以及甲状腺、乳腺良性结节性病变、胃炎等。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精准肿瘤学分会常委等。

 

  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癌症已成为我国疾病死因之首,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对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提到癌症,人们总有一种死神来了的错觉。那么,癌症真的等于绝症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如果能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规范化治疗,部分癌症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说到治疗,就不得不提我们引以自豪的国宝——中医药。中医药是如何治疗癌症的呢?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又能发挥哪些作用?就让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志学为您揭秘!

  ◆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

  临床实践证明,现阶段采用任何单一的治疗手段都常难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时代。即肿瘤的治疗要根据病人的身心状况、肿瘤的具体部位、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结合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最适当的经济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肿瘤的综合治疗不是手术、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和中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的个体化治疗集合体,是一个系统的治疗过程,需要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学科有效地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在当前基于靶向精准治疗概念下,如何加强肿瘤的精准综合治疗,是提高肿瘤整体治疗水平的关键。

fmm2049.jpg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总体作用

  中医治疗肿瘤以扶正祛邪为指导思想,以提高人体正气为本,通过健全和增强机体自身固有的抗癌能力,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作用,已达到提高疗效或减毒增效的目的,能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中医药的自身特点适合于肿瘤治疗

  1。中医药的给药方式适合肿瘤恢复期的长期伴随治疗

  肿瘤恢复期治疗的特点:

  (1)肿瘤的形成多是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精神状态和不良的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缓慢作用的结果,其治疗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根治。

  (2)多数肿瘤一经确诊已非早期,加之治疗过程中病情发展,使得许多中晚期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救治。其中包括较长时间的不间断用药,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改善机体内环境,去除肿瘤再生和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

  中医药的给药方式特点:

  (1)中医药治疗无明显毒副作用,除少数采取以毒攻毒外,一般不会因长期用药引起骨髓抑制、蓄积中毒及其肝肾功能障碍。

  (2)中医用药处方灵活,可根据病人分期的不同、症状的变化和病情的需要辨证施治,随证加减,改变了肿瘤“千篇一律”的治疗模式,对于提高肿瘤效果大有裨益。

  (3)中医药剂型多样,用药方便,多无严格疗程限制,病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长期服用。

  2。中药的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整体调理

  肿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西药一般为单一成分、单一作用靶点的治疗,而中医强调治病求本、整体调理、多方入手及全身治疗。 中药组方复杂,即使一味中药也有多种成分,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方”。一个中药方剂又由更多的药物和成分组成,因而能够达到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治疗作用。

  比如人参含三萜类成分将近30种,并有有机酸、氨基酸、多肽生物碱等多种成份。可治疗多种疾病。其中人参提取物人参皂甙RG3(参一胶囊)具有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证实其功能包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抗氧化作用、参与受损伤细胞修复和再生、肿瘤生物学逆转等。

  3、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有利于全身调节

  表现在两个方面:

  (1)某些中药具有“升高”和“降低”的双重作用,把机体的“不足”和“过剩”调整达到正常水平。不同于某些西药的要么“升高”要么“降低”的单向作用。如:肿瘤或其他病人DIC出血期用止血药,凝血阶段用抗凝药,若判断有误会起相反作用。中药的三七、当归、云南白药等活血止血药,能通过活血治疗淤血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2)治疗强调“扶正”和“祛邪”兼顾。单味药如百合:润肺安神、益智、养五脏,可补虚损,提高免疫功能、抗疲劳、耐缺氧。药理研究发现其所含有的秋水仙碱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多数复方均注重“祛邪不伤正”和“扶正不助邪”。

  4。补气养血类中药具有免疫增强剂的相似效果

  “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强调正气虚损是肿瘤形成的内在因素。这和免疫功能低下与肿瘤发病有关的现代医学观点相似。治疗上,补气养血中药与西药免疫增强剂胸腺肽、干扰素、转移因子等效果类似。 研究表明:黄芪、女贞子、灵芝、银杏叶、人参养荣汤、六味地黄丸、十全大补汤等均具有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提高NK细胞和LAK细胞活性、调节Th1/Th2平衡、诱导IL—2和IFN产生、保护造血干细胞、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稳定肿瘤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功能。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适应范围

  1。癌症患者手术、放化疗时的辅助治疗,参与癌症的综合治疗。

  辅助手术,促进患者术后的身体康复。因为手术对身体是一种损伤,大部分病人呈现一定程度的气血亏虚状态,应用益气养血的药物能够使身体尽快恢复。

  辅助放化疗,减毒增效。放化疗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很多肿瘤虽然放化效果好,但因为毒副反应大而让患者往往难以接受。放化疗时辅以扶正为主的中药,给患者加用补肾生血、健脾益气、和胃止呕之类的中药,保护骨髓和脾胃功能,让病人能够承受并完成化疗。放疗导致的放射性炎症和放射性纤维化,有时甚至会危机生命,放疗时加用养阴清热、解毒活血中药可以预防或减轻此类不良反应。

  2。肿瘤康复期的长期维持治疗,预防或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中医认为“正不抑邪”是肿瘤复发、转移的关键。经过手术、放化疗等治疗后,并不能保证体内肿瘤完全被清除,加之治疗后机体免疫能力减弱,体内正邪依旧对峙,当残余的肿瘤致病力胜出,疾病发展,出现肿瘤的复发、转移。所以,在肿瘤患者的康复期,给予益气活血、解毒散结等中药以扶正祛邪并举,增强身体免疫能力,抵抗肿瘤的复发转移,使一些有残存肿瘤病灶的患者,仍旧可以长期生存,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3、由于年迈、心肺等脏器功能差或肿瘤对放化疗敏感性差等原因,不能进行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的中晚期癌症患者。中医中药作为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目的主要是控制肿瘤生长、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肿瘤的手段和方法

  服用汤药仍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主要方式,此外尚有国家审批的多种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除了药物,还有针灸疗法(包括足浴、外敷)、情志疗法、药膳食疗及康复锻炼等等。

  临床常用的还是汤药。中药在肿瘤治疗不同阶段都可使用,但不同阶段应用的方法和思路是不一样的。汤药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阶段及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和虚、瘀、痰、毒等因素有关,因此扶正固本、理气活血、化痰祛湿、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等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除了中药饮片 ,单味中药的颗粒剂以及精细粉剂极大方便了临床应用。我们根据多年用药经验,开发了多种口服膏剂及外治制剂,如扶正抗癌膏、辅助放化疗的和胃升白膏、外敷治疗体表肿瘤的消瘤膏、治疗癌痛的消痛膏、治疗胸腹水的消水膏等。

  结语:

  只有掌握好扶正与祛邪,局部与整体、辩病与辩证的关系,根据病人的病位、病理、病期及一般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长期、个体化的综合治疗计划,安排好手术、放疗、化疗、免疫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中药等的先后顺序,扬长避短,才能达到疗效最优,毒副作用最小的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