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院报>> 2019年5月 第0期>> 正文

第五.jpg

我与省医的38年

作者:张淑卿 来源:胃肠外科 发布时间:2019-06-11 字数:1665

  

ffj1906.jpg

       我是胃肠外科的护士张淑卿,在护理岗位已工作整整38年。38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风雨历程,没有大起大落,只有平平淡淡的工作与生活。38年的时间,一万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从一名新护士到现在即将退休,这其中有那么多的甜蜜、辛酸、快乐,回想起来,内心感慨万千……

  结缘省医护理,难忘工作点滴

  1978年,我参加高考,考入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护士学校。1981年毕业后,来到了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工作。这38年,我亲眼见证了省医的变化,设施先进、配套完善的东院建起来了,现代化的妇儿综合楼也投入使用了,我们的护士队伍也从那时的不足500人发展到现在的近3000人。

ffj1908.jpg

  回想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当时医院只有内、外、妇儿、中医科室,我被分配到普外科。这是一个患者多、急危重症多的科室,45张床位,仅有13名护士。禁食患者多,静脉输液量大,我和同事们都是小跑着去更换液体;那时的排班模式是一周3个大夜3个小夜,每周只休息1天,夜班凌晨12点接班,1个人要负责40几名患者的护理工作;临床设备也很落后,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抢救患者时需要吸氧,因没有集中供氧,护士需从仓库搬运氧气筒,1个氧气筒就有一米多高、120多斤重,身高不足一米六、体重不足一百斤的我,在抢救患者时,矮小的身躯总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迅速把氧气筒移至患者床边,保证患者及时用氧。每当此时,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我想这就是医护人员在生死面前不畏艰难、义无反顾、拼劲全力的职业精神吧。由于当时医疗条件限制,很多医疗用品都需反复使用,护士除每天的常规工作外,还要承担刷洗胃管、胃肠减压器、吸痰管、注射器等工作,常常是上班期间干不完,下班后继续加班加点地干。那时护士每个月的工资是34.5元,小夜班没有补助,大夜班补助0.2元,我们都非常珍惜。现在随着国家的强大和医院的发展,各项待遇大大提升,能够在省立医院工作,有这么好的生活保障,这么广阔的发展平台,我倍感珍惜。

  坚持专业学习,付出总有收获

  尽管护理工作任务繁重,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我更加明确学习是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唯一途径。我通过自考,先后取得了大专、本科学历。工作之余,积极总结护理经验,参加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专业成就了我,2010年我顺利晋升副主任护师,2018年,被评为山东省护理学会“健康守护天使”,能够获得这些成绩,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只要踏实付出,做好本职工作,必定会被认可。

ffj1907.jpg

  做好本职工作,成为孩子的榜样

  众所周知,护理工作非常辛苦,有时对家庭和孩子无法兼顾。那时产假是60天,产假后一上班我就把孩子送到了小托班,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常是第一个把孩子送去,最后一个去接,有时心里难免感觉亏欠。但随着孩子的长大,他看到了妈妈认真的工作、努力的学习,无形中为他树立了榜样,他学会了自立、学会了体谅家长的辛苦,现在已经成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博士。护理这份职业,不仅让我个人收获了很多,也在无形中促进了孩子的成长。

  热爱工作团队,坚守本职岗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近60岁的我眼睛花了,体力也不如从前,但我仍愿留在胃肠外科工作,因为这里有一个我热爱的、和谐的医护团队。比我年长的张敏教授、姜言明主任依然像30年前那样喊我“小张”,比我年轻的李乐平副院长、苗瑞政主任也常常说到:“张老师,这个患者手术复杂,你经验多,多给年轻护士讲讲。”科室年轻的护士们总是抢着去干重活累活,把较轻松的工作留给我。这就是我的团队,让我非常感动,也非常留恋,我愿一直留在这里,直至干不动为止。

  回想38年来的护理历程,辛苦与快乐同行。不管他人如何评价,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始终坚持低调做人、执着做事,蘸着岁月的汗水,书写着平凡的护士生活。作为一名“老护士”,我将满腔热血献给了我的医院、我的科室、我的患者。我也从不曾忘记38年前戴上燕尾帽时的庄重誓言——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