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院报>> 2023年1月 第1期>> 正文

11.jpg

全院一盘棋 迎战新冠病毒感染高峰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消化内科 心脏大血管外科 发布时间:2023-05-09 字数:3701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续奋战在新冠感染患者救治最前沿

SL0101.jpg

  2022年末,济南迎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高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接续奋战在新冠感染患者救治最前沿。

  随着社会面感染的增加,因为呼吸症状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病房在两天内就全部住满重症患者,开启超负荷运转模式,每天从急诊抢救室收治患者,病房一直维持在满床状态。科室收治的大多数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平均年龄70岁以上,需要每天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病房内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等抢救成为常态,流量氧疗仪、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等设备高速运转。

  与此同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也相继出现咽痛、发热、咳嗽、全身疼痛、腹泻等症状。面对困难,省医呼吸人毫无畏惧、绝不退缩,克服重重困难,全力救治患者。他们想方设法合理“排兵布阵”,确保新冠感染患者救治;他们坚守救治一线,勇于担当,医护人员只要健康状况允许,第一时间主动返岗参加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战斗”。在医院急诊、发热门诊等岗位人员严重短缺时,科室医护人员又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急诊抢救室、发热门诊等重点岗位工作,支援医院组建留观病房、过渡病区,竭尽所能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院统筹安排调度医疗资源,呼吸、消化、内分泌、神经内、心内、肾内、风湿免疫、中医、心外、胸外、皮肤、推拿、留观科及过渡病房等20多个科室承担起新冠感染患者救治任务。作为收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专业科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完成本科室危重患者诊疗的同时,承担起全院17个病区的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协助诊治工作。每天派医生到全院各个病区巡诊,平均每天巡查患者300余人,协助指导新患及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及诊疗调整。护理工作同样紧张有序,护理人员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病房里,严格核对每条医嘱,指导患者俯卧位姿势,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为了规范新冠感染诊疗流程,提高成功救治率,在医院统一安排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承担起新冠感染诊疗培训的任务。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林殿杰、科室所在支部书记刘毅牵头,在极短的时间内,参考国内外大量诊疗指南及文献,与相关科室合作,制定了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快速路径》,并开展多次院内培训授课。同时制定了《新冠呼吸门诊快速接诊路径》、《新冠感染入院患者诊疗要点》等医嘱套,以及新冠感染患者氧疗方案选择、出院标准与出院医嘱等,有效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支部书记刘毅还通过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闪电新闻、齐鲁网等媒体广泛开展健康科普宣教,提高公众认知,普及健康知识。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坚持危重患者优先收容、急诊患者应收尽收,全力保障患者救治,充分展现出医者本色。科室主任林殿杰克服困难坚持门诊接诊,随时关注科室工作与患者情况,带领科室全体人员,全力以赴完成医院交付的各项任务。支部书记刘毅轻伤不下火线,制定临床路径、优化诊疗流程,对病房患者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进行反复讨论和总结。科室副主任苏莉莉在积极回复疑难会诊问题,协调分级会诊工作,保障科室会诊工作的运转。副主任医师孙健安顿好患病的亲人,坚守在门诊与病房的一线岗位上,不分昼夜查阅大量文献快速协助完成临床诊疗路径编写。副主任医师梁斌第一时间支援组建留观病房,加班加点收治急诊危重症患者。主治医师徐力每日穿梭在急诊与病房之间,协调急诊患者入院床位并分配各科室巡诊会诊。主治医师王永刚驻守在支援留观病房、外科病房的最前线,随时接受兄弟科室的咨询并及时指导患者诊疗。主治医师马晓斌亲人住院,仍坚持完成门诊与病房的查房、会诊工作,奔走在患者床旁。主治医师宋鹏连续奔波辗转于各科室巡诊会诊,尽全力救治好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

  科室护理团队全力投入到新冠感染患者护理救治中。内科科护士长韩瑜、科室副护士长尹作娟,带领护理团队连轴转,在人数减半的情况下,轮番上阵,连续多日作战,指导患者俯卧位通气。整个病房的护理团队高强度运转,护士站的白板上写满病危病重患者的床号,测血糖、心电监护、俯卧位通气、吸痰等信息,夜以继日地忙碌奔波,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守护患者健康。

  在新冠感染患者救治的战场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彰显着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责任和担当,谱写了一首首合力抗击新冠疫情的奉献之歌。

  消化内科:服从医院统筹调度,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SL0103.jpg

  特殊时期,责无旁贷!消化内科病房,所有新冠感染患者救治工作在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地进行。所有病房满床,并持续保持床位使用率达103%的状态。

  全员调动,加入救治。2022年12月下旬新冠疫情肆虐、重症高峰猝然而至,消化内科紧急调动全体医务人员加入到全院急危重症患者的收治工作中来。2022年12月22日至24日仅用3天时间,消化内科中心院区56张床位全部收满,其中病危、病重患者将近20%。尽管当时科室大部分医护人员新冠感染尚未恢复,人力资源面临巨大压力,但在科主任许洪伟带领下,全体消化同仁坚决服从医院的统筹部署,配合医院调度,服从大局,步调一致,全力收治新冠患者及同时伴发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患者,并克服自身困难,派遣科室人员支援急诊及留观病房等。

  针对危、重症患者,科室做到快速反应、积极抢救、配合呼吸巡诊、组织多学科会诊及讨论,不放弃、不姑息每一个急危重症患者。

  经过积极救治,一些入院时病危、病重的患者已转危为安,更令人欣慰的是,有些患者已经陆续好转出院。“今天上午有10名患者出院,可收治床位10张”,这是其中一天消化内科主任许洪伟、护士长石秀菊在查房后,通过电话及微信群联系医务部及急诊抢救室的信息,减轻急诊的压力,加快病床周转,提高医疗资源使用的效率。

  集中学习,加强培训。为使新冠救治工作更加规范化、同质化,快速提升对新冠感染患者的救治能力,许洪伟主任、张安忠副主任和石秀菊护士长组织全体科室人员学习了国家卫健委、省市卫健委以及中华医学会、山东省医学会组织的新冠病毒感染救治知识培训,也积极参与了院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培训。科室全体人员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刻苦研读,并统一学习了医院撰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快速路径》、住院患者氧疗方案的选择及俯卧位通气等相关救治知识。

  全力守护、不忘初心。面对新冠,消化内科所有医务人员感染率近乎100%,但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毫不退缩,在症状稍微好转后都义无反顾的回到病房参加到日常的救治工作中。科主任许洪伟在仍有心动过速、胸闷乏力等症状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查房,参与病房、门诊、内镜及日常的统筹工作当中,确保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他说:“我们必须坚决执行、完成好这项任务,勇于担当作为,全力保障救治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尽快缓解急诊科近期不断涌入的大批急危重症患者亟待住院的压力,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科室护士长石秀菊坚持在岗14天,仅给自己半天时间休息。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感召下,科室的每一个成员在工作量激增、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和天职,通力合作,舍小家、为大家,不忘初心,全力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心脏大血管外科:全力守护新冠感染患者

SL0103.jpg

SL0104.jpg

  随着来院就诊人员数量日益增多,在医院统筹部署下,心脏大血管外科全员动员,积极应战,全身心投入新冠感染危急重症患者诊治工作中。科室迅速调整人力,统筹床位安排,完善救治流程,投入到患者的救治工作中。科室医护人员一致表示,坚决落实医院“全力保证重症患者救治”的工作要求,要用敢于攻坚的勇气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众志成城战胜新冠。

  心外监护室作为专科监护室首先投入战斗,面对新冠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激增的境况,全面收治救治新冠患者。心外科病房紧随其后,开始收治新冠感染患者。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全员迅速上岗,从病房设置到仪器设备准备,从常规护理到俯卧位通气等新冠特色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详细的诊疗服务。

  心脏主动脉夹层患者本来就十分凶险,感染新冠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开胸体外循环又会加剧肺部症状,险上加险。心外科医护团队通力合作,反复研究新冠感染诊疗规范,透彻分析患者病情,制定出一套适合新冠夹层患者的监护救治方案,凭借着丰富的心外科临床经验,成功救治了3例此类患者。

  在力求医疗救治工作精益求精的同时,心外科医护人员利用仅有的一点休息或下夜班时间学习着最新的救治方案和指南,为患者提供专业有效的救治方案。精准有效的药物治疗,细致入微的护理,俯卧位通气,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早期康复等等让患者重获生的希望。

  尽管千方百计做好防护,心外科医护人员也逐步出现发热、乏力、全身疼痛等不适症状。但科室医护人员仍坚守在岗位上,保证患者的及时救治。感染后的医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一旦身体状况允许,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每位医护人员都尽心尽力地守护着患者,尽最大可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从日落到黎明,从朝阳到日暮,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医护人员穿梭在患者身边,脚步从未停歇,正是他们的坚守、付出、不松劲、不懈怠,为新冠感染患者筑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