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45年前 在西藏日喀则普查白内障
1973年10月,我有幸参加山东首批援藏医疗队,分配在日喀则地区医院五官科工作,当时该科只有一位藏族学员,三位汉族医师,均回内地休假。安排上午门诊40名左右病员,下午做小手术处理。到年底(2月份)总结发现盲人(视力不及0.02)68例,其中白内障患者32例,占47%。这一资料提示西藏白内障发病较高。日喀则镇为西藏第二城镇,有九个居委1.6万人。我初步设想,在此地开展白内障普查、普治,为盲人解除失明。此设想报告医疗队,队长很快答复很支持此项工作,并指示要做好准备工作,动员居委会、基层干部配合开展工作。
三月 :
白内障普查工作从三月份开始,先召集各居委会的主任及赤脚医生,讲明普查白内障的意义。具体工作方案为:1、由赤脚医生把本居委会的盲人进行摸底并做好统计。2、大夫定期在赤脚医生的带领下到居委盲人家中检查,确诊白内障患者。3、与居委会主任讨论如何安排手术,手术安排在居委办公室,患者自带草垫为病床。
手术为白内障针拨术。在进藏前曾参观过北京中医院眼科专家来省立医院做白内障针拨术多例,效果良好,手术并不是很复杂,且自己在眼科工作过,有些基础,对手术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向赵志凛主任请教过,向要做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将手术步骤及并发症等讲解清楚,不断增强自己把手术做好的信心。首先为六居委6例白内障(12只眼)进行了针拨内障术,换药仅发现一例晶体有些浮起,手术结束后做了总结,认为整个手术过程很顺利,效果很满意,增强了自信心。向医院领导进行了汇报,领导指示要继续做好此次白内障普查普治工作,医院将全力支持、积极配合。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开展白内障普查普治工作的信心。
四月:
我们在三居委办公室为12名白内障做了针拨术,其中一例手术,在开始时有点轻微出血,后来继续对另一侧进行手术,术后晶体有点浮起,其他都很成功。出院前一晚召开座讨会,医院领导代表参加,座谈会上患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年长者82岁,谈到解放前被三大领主压迫,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解放后翻了身,分了房子、土地、牛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未想到双眼患上了白内障,看不到任何东西,是共产党派来医生到家门口,把眼睛治好了,重见光明,内心感激不尽。
梳理工作得知还有2-3个居委需要开展普查工作,计划在两月内,把日喀则镇五十到六十名患有白内障且符合手术条件者进行手术,尽最大努力使其复明。
五月:
西藏日报最近连续刊登山东医疗队两篇报道(5月11日、5月21日)21日报道登在第一页,提到了我们进行的白内障普查、普治工作,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自己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地工作,不辜负各级领导对自己的培育和期望。截至五月底,日喀则镇普查、普治白内障工作已基本结束。九个居委12100人中,查出盲人十九个病种,320双眼。其中白内障136眼,占盲人约42.5%。对适合手术者64例,80眼先后分五批在居委办公室集中行针拨内障治疗,80眼术后视力良好69眼,进步12眼,无效2眼,失败8眼。有效+进步72眼,占90%。整个过程普查、换药、手术、随访我几乎全部参加,并对普查普治工作进行了总结,报医疗队总结成论文,刊登在医疗队汇编。
上述文字是45年前在西藏工作时的日记择录,作为工作回忆,鼓励自己要不忘初心,今后为病员多做些工作。
(梁美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