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专栏
热点导读:清正十论
雷收麦 (选自《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10日14 版)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干部清正”是基础。没有干部清正就没有政府的清廉,没有干部的清正、政府的清廉,就没有社会政治的清明。
清,不单是自然状态和个人修养,还是一种权力品格,政府品质,政治伦理。
政治要清醒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强调必须抓好八个方面的重要任务,把“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放在首要位置,说明了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的重要性。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政治上的清醒。
我们知道,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各种思潮纷至沓来。我们一定要讲党性,讲政治,讲纪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对错误思潮、错误行为、错误倾向的鉴别力、免疫力和抵抗力,在事关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做人要清白
清白做人是一名党员的基本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基本要素。
古今历史,大凡清白的人,尤其是具有一定官职和地位的人,大多为后人传扬和赞颂。相反,那些不能清白做人的人,势必会落得为世人不齿的下场。贪官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不能清清白白做人,结果身败名裂,自食苦果,也给党的事业带来了重大损失。
我们正在建设廉洁文化,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遏制腐败,致力形成廉洁生活方式的深厚文化基础。一个最基本的文化积淀是,做人要清白,做人要老实,做人要坦诚,做人要厚道。
官德要清澄
在良好的政治中,公共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制约公共权力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性制约,党纪国法就是刚性的;另一类是柔性制约,也就是道德对权力的制约。
领导干部的道德就是官德。
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放松了官德修养,使得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力寻租、贪赃腐化、公款吃喝等权力腐败现象沉渣泛起,不仅干扰着经济社会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政治稳定,毒化了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