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武汉战“疫”/省医最美逆行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李洪振: 与患者同呼吸共命运,共克时艰
日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李洪振发回了工作日记,记录下了第一轮值班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2月5日,我的心情激动兴奋却又有忐忑,如同室颤心电波,一会低谷一会又冲上顶峰般的快速交替起伏,因为这天是我们医疗队进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第一天。我们经过10多个步骤才穿上最高防护标准的装备进入隔离病区。
第一天我们是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带我们熟悉环境,详细讲解各种工作流程和防护注意事项,交代患者病情。因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听力受限,我们彼此扯着嗓子大声喊,才能勉强听到对方的声音,嗓子很快像着火一样的灼热,我意识到这与之前做的那些攻略是有矛盾的,为了少去厕所,要尽量少喝水,可是仅仅这么一个小时,大声嘶喊的我已经口干舌燥,且汗如雨注。因为防护眼罩密闭性很好,虽然做了防雾化处理,但是很快就被雾气遮住了视野,我和我的带教老师就在这种朦朦胧胧的环境中完成了这次交流。
我们负责的一位重症患者是一位70岁的老大娘,无创呼吸机通气,血压低,血容量不足,血管充盈度差。几位老师轮流扎针却无法抽出血液。出身ICU的我自告奋勇地说:“让我来试试吧!”当我俯下身去时,立刻暗暗叫苦,因为雾气遮住了我的视线,根本看不清穿刺部位血管,并且因为弯腰低头,汗水流入眼睛,立刻刺激的眼泪直流。凭借多年的ICU工作训练,我用手摸到了股动脉脉的位置,定位股静脉,一针见血!这种技术操作在我日常工作中司空见惯,但是这样盲穿却是第一次!
不知不觉到了轮换的时间,老师问我怎样,我回答说: “缺氧,头特别疼,憋得厉害。”老师笑了笑说:“你会慢慢习惯的,你们来之前我们都是持续这种缺氧状态八小时工作!”
脱防护服的流程更是复杂,稍有不慎,就会被病毒污染,每脱一件防护用品,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耗时近半小时!脱完防护服,里面的内穿衣已经湿透,脸上也被压出了条条的压痕!因为条件限制,暂时不能在医院洗澡,只好往身上喷酒精,给自己做一个酒精擦浴!回到酒店,穿过的衣服用84消毒液浸泡,再洗上半小时的澡!
来武汉之前,虽然和前期队员有所交流,得知一些工作情况,但当我真正深处其中,与战友一起并肩作战时,我才明白其中的艰辛。我们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凡人,也会流血流汗,但我们职业的使命和职责,让我们把脆弱藏在白衣战袍下,接受重重挑战,百炼成钢,勇往直前,这也是我们山东省医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