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科室快讯 >> 正文

新闻中心

科室快讯

血管里行走的“第三只眼”——血管内超声

信息来源:介入诊疗科 孙有伟,介入诊疗科病房 薛艳 发布时间:2020-03-03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一直以来,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它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但随着心脏血管病变复杂性增加,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难度及技术方法的不断更新,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是腔内影像学的出现弥补了它的不足。

图片1.jpg

(血管内超声机器)

图片2.jpg

(超声导管自动回撤装置)                     (超声导管)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在血管内进行360度扫描,通过显示屏清晰显示心脏血管结构和病变,与冠状动脉造影通过造影剂充填的管腔轮廓来显象冠状动脉不同,IVUS是显示血管横截面图像,从而提供在体血管腔内影像。IVUS能够精确测定管腔、血管直径以及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及性质,在提高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认识和指导介入治疗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片3.jpg

图片4.jpg

  有研究显示IVUS指导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有效减少死亡、心肌梗死、不良心脏事件支架内血栓及再次血运重建。改善患者预后,且越是复杂的病变,潜在临床获益越大,相当于术中即刻启动的“二级预防”措施,值得力推。

  血管内超声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诊断方法,我院心内科冠脉超声已进入常态化 ,提高了患者的预后,降低了支架的远期再狭窄率,为更多复杂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