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部>> 部门动态 >>正文

部门动态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应知应会】倒计时31天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知识重点都在这里(三)

供稿:教育处
字号:
+-14

  2021年5月9日-13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将迎来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的进校检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倡导和推动的质量保障模式。随着认证工作日益临近,我们将会通过系列推送,向全院全面普及认证工作的相关知识。

  十四、《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以下简称“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本科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阶段。

  十五、本科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或培养目标)

  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本科医学教育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机构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

  十六、《标准》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提出的基本要求

  1.科学和学术领域要求6条;

  2.临床能力领域要求14条;

  3.健康与社会领域要求7条;

  4.职业素养领域要求7条。

  十七、《标准》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提出了哪些办学标准

  1.宗旨与结果;

  2.教育计划;

  3.学业成绩考核;

  4.学生;

  5.教师;

  6.教育资源;

  7.教育评价;

  8.科学研究;

  9.管理与行政;

  10.持续改进。

  十八、《标准》中明确了哪几方面人员在课程计划制定方面的重要地位

  《标准》提出了课程计划从制定到管理的具体要求,明确了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利益方代表的重要地位。其他相关利益方应该包括其他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实习医院和其他临床机构的代表、医学院校毕业生代表、社区及公众代表(如包括患者团体和组织在内的医疗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或综合大学的其他学院。

  十九、《标准》对课程计划的核心要求

  1.《标准》详细列举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生物医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等课程的基本要求;

  2.课程计划的制定与本校宗旨、目标、教育结果相适应;明确课程模式;阐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平等的原则实施课程计划;

  3.课程计划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鼓励将人文社会科学等融入医学专业教学中,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

  5.要求将科学方法原理、医学研究方法包括循证医学观念的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二十、临床课程分为哪三大类

  早期接触临床课程、临床医学专业桥梁课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

  二十一、《标准》对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的要求

  1.必须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并涵盖临床学科内容,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临床知识、临床技能和职业能力,在毕业后能够承担相应的临床工作;

  2.必须根据合理的教学安排,在临床环境中安排临床医学课程,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接触患者;

  3.必须保证理论授课和临床见习紧密结合;

  4.必须确保学生在与本校签有书面协议、具有教学资质的临床教学基地完成实习;

  5.必须保证毕业实习时间不少于48周,合理安排临床主要二级学科实习轮转即内、外、妇、儿的实习的时间;

  6.必须在临床实践中关注患者和学生的安全;

  7.课程计划必须包括与医生职责有关的交流技能的专门指导,包括与患者及其家属、同行及其他卫生行业人员的交流;

  8.必须安排适当的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的相关课程;

  9.必须提倡早期接触临床;

  10.应当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早期接触临床并更多的接触患者;

  11.应当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合理安排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临床技能培训;

  12.应当为医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医疗人员及学生团队合作提供跨专业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