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健康科普】省医温馨提示:警惕流感来袭,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这个“不速之客”每年秋冬季从不缺席。长期的非药物干预(NIP:包括戴口罩/限制社交距离等)使得人群预存免疫不足,易感人群增加,也使得今年秋冬流感暴发的风险增高。WHO流感监测数据显示从2021年秋季开始全球流感活动有显著升高。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8月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病毒学首席专家在会上表示,今年夏天南方出现了A(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流行高峰,目前全球仍然处于新冠大流行,专家研判,今年秋冬季将会出现较高水平的流感流行风险,今年秋冬或冬春季可能出现流感和新冠叠加流行的风险。呼吁公众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在流感季来临之前及早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特别是针对医务工作者和老年人。
流感≠普通感冒,可造成严重后果
流感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普通感冒,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全身症状,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加明显。比起流感本身更可怕的是流感的并发症:流感可导致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少数还会出现肝功能损害以及肾脏功能损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300-500万的重症和29-65万死亡。
医务人员是罹患流感的高危人群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因素,在日常诊疗、疾病防控工作中暴露于流感病毒的风险高,是流感感染的高危人群。一项对1957年-2009年全球数据的Meta分析显示,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医务人员每季节实验室确诊的流感发病率为18.7%,是健康成年人的3.4倍。
医务人员感染流感后危害颇多,除了影响自身健康外:
可能导致缺勤率升高,影响医疗体系正常运转;
带病工作可能会将流感传染给其他医务人员或患者,增加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
可能传染给家人,造成家庭内成员的传播,继而增加了流感社区传播的风险。
预防流感,尽早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能够降低流感感染、住院、重症和死亡等导致的疾病负担。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多年的应用与研究,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已获得充分评估。
为尽可能降低流感与新冠叠加流行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今年8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中,将以下人群列为建议优先接种人群。
接种流感疫苗,保护自己,保护患者和家人。流感来袭,您接种疫苗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