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省医专家谈健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毅:预防重症,这些人员要注意
随着国务院发布疫情防控“新十条”落地后,各地优化调整防疫措施纷纷发布。公众对于感染新冠,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表示十分担忧。老人孩子感染新冠病毒怎么办?发热是否需要去发热门诊?孩子的发病规律跟成人一样吗?怎样辨别是新冠、流感还是普通感冒?居家隔离康复注意什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专家团队,就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专家介绍
刘毅
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变态反应科主任,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心肺研究所访问学者,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过敏性疾病防治分会副主任员,山东省医学会支气管哮喘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分中心1项,济南市科技计划1项;以主要参与者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软件著作权3项。
怎样辨别自己是新冠、流感还是普通感冒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变态反应科主任刘毅说,新冠、流感与普通感冒有共性,也有区别。首先他们都属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病原体都是病毒,但是病毒的种类不同。其次是传染性不同,普通感冒无传染性,流感有传染性但相对新冠要低,除了呼吸道飞沫及密切接触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会造成感染,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及时消杀。第三,从症状上来看,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主要以流鼻涕、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一般不会引起肺炎,个别会有低热,很少出现高热。而流感则以全身症状为主,会出现头疼、发热、咽痛、肌肉关节酸痛等,极个别人群以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肺炎。新冠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腹痛、腹泻等,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接种过疫苗或既往感染过奥密克戎的患者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因此,需要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居家康复时针对疾病不同,应采取不同治疗策略,普通感冒不需要治疗,本身自限,一般1-3天就好了,平时注意休息,多喝水。流感有特效药,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减少进一步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对于新冠的治疗以中药及对症治疗为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积极进行抗病毒及对症等治疗,以免转为重症或出现严重并发症。
目前新冠防控已经将重心转到预防重症。那么哪些人群转为重症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呢?
首先是老年人,中青年人感染新冠主要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而老年人如果合并许多基础疾病等因素,很可能成为重症感染。一旦感染新冠,符合居家康复的老年人应该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学会自我监测,遵医嘱服药。隔离期间,如果出现发热时脉搏心率加快、发热、咳嗽、咽痛、流鼻涕、鼻塞、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无需担心,注意多喝水,补充电解质,可以服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如退烧药物布洛芬,止咳药物氨溴索等,注意看药物说明),好好吃饭,好好休息。如果出现基础疾病控制不佳,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血糖、血压等控制不住时,建议线上问诊,如果症状加重或没有线上问诊资源,可至医院就诊。如果出现下面任意一种情况,建议医院就诊:
1.持续高热超过39度或脉搏(心率)持续增快(超过100次/分)超过3天;
2.氧饱和度下降至95%以下;
3.发热的同时还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或者不能缓解的胸痛乃至意识混乱。
特别注意:身体条件允许时,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及时接种疫苗。
再就是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也是重症患者的高危人群,感染新冠后的咳嗽胸闷等症状也可能会被掩盖。这一类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者应该积极控制原发病,切勿擅自停药或改变剂量,注意监测肺功能变化,有条件者可选择便携式肺功能仪,无条件者可用CAT、ACT、ACQ5等评分监测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控制情况,遵医嘱治疗。如果病情加重或突发急症,应及时前往医院或拨打120就医,并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