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东西部协作 · 礼乐黄河鲁甘光明行”谱写“鲁”力同“甘”新篇章
“医德高尚暖人心 妙手回春复光明”,在这面鲜艳的锦旗上,是一位通过“东西部协作 · 礼乐黄河鲁甘光明行”活动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患者及家属,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专家团队送上的“走心”感谢。字短意却长,传递着患者对于光明的渴望,对于重见光明的喜悦,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
1月6日-10日,由临夏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临夏州人民医院、大众网·海报新闻承办的“东西部协作·礼乐黄河鲁甘光明行”活动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举行。活动期间,由省立医院组建的山东眼科医疗队,共为46名符合手术条件的临夏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组团式”帮扶 助力受援地眼科学发展
启动仪式
1月9日,“东西部协作·礼乐黄河鲁甘光明行”活动启动仪式在临夏州人民医院举行。在启动现场,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刘加增,省立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峰,省立医院眼科主任张晗,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副处长赵明清,临夏州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调研员赵仲辉,临夏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丁援共同启动此次活动。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
总编辑刘加增致辞
省立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峰致辞
临夏州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调研员赵仲辉致辞
临夏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丁援致辞
2021年4月,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调整,山东省协作甘肃临夏、定西、陇南。鲁甘东西部协作高水平谋划、高质量推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卫生健康协作,互动频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两省卫生健康系统不以山海为远,携手共建,组织开展了中医巡诊、光明行、呵护心生等系列公益活动,推动山东优质医疗资源造福甘肃百姓,谱写了“鲁”力同“甘”的卫生健康情谊。
“感谢张峰书记、张晗教授带领专家团队,给我们当地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并在诊疗技术等方面给予州人民医院眼科团队的帮扶指导。这次山东医疗团队的敬业精神、高效率工作也值得全院医务人员敬佩和学习。”在推动两地卫生健康协作事业持续发展,助力东西部协作“组团式”帮扶工作走深走实,提升甘肃基层医疗机构眼学科诊疗能力、服务水平的鲁甘协作·眼科学科建设座谈会上,二级调研员赵仲辉表示,当地眼科发展较为缓慢,难以满足广大眼科疾病患者就医需求,此次活动的举办对于推动眼学科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作为常见致盲性眼病,白内障在我国的患病率也居高不下。白内障拖延治疗不仅会对生活、工作造成诸多不便,还可能引起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并发症,造成其他健康隐患。”张晗教授表示,省立医院眼科团队充分发挥山东省优质眼学科诊疗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除持续开展“东西部协作·礼乐黄河鲁甘光明行”系列公益活动,为更多当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外,还通过技术输出、人才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整体提升临夏州眼疾病诊治能力水平,助力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眼科医疗队,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让甘肃协作地区眼健康路上更有“医”靠。
肩负“睛”彩使命 筛查患者64人
早在1月6日,由省立医院眼科选派的首批8名医疗队员就从济南出发,跨越一千五百余公里到达临夏州。没有片刻休息,8名医疗队员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赶往临夏州人民医院开展白内障患者的筛查及手术救治工作。
72岁的菲索(化名)7日一早在家人的陪伴下,从积石山县赶到临夏州人民医院。尽管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对于几近双目失明的菲索并不容易,筛查时全程也都由女儿或外孙搀扶,动作极其缓慢谨慎。
“白内障疾病的痛苦已经折磨了老人好几年,每一次出门都需要家人小心翼翼地搀扶,此前已经做过右眼胬肉和白内障手术,不到一个月前又接受了左眼胬肉手术。当时由于某些原因,母亲右眼没有植入晶体,所以,现在母亲几乎什么也看不到,以致无法自理,严重影响着一家人的生活。”菲索的女儿说,他们本打算等左眼胬肉术后恢复一阵子,带母亲去大医院再看看能否进行白内障手术。
“我们得知山东济南的医生要来手术的消息,便十分期待。我们觉得山东医生拥有丰富的经验,技术也更可靠。”菲索的外孙如是说。
也许是因为有些晕车,加之紧张等原因,菲索原本就偏高的血压在筛查时更是一度飙升。省立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孔香云在给菲索进行裂隙灯检查时,也了解到她左眼胬肉手术仅二十余天。“患者并不十分符合白内障复明手术救治条件。我无意中看到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轮椅边,仅靠家人推着轮椅活动。我就让他们再多等待一下,然后看一下复筛的情况。”孔香云表示,结合所有筛查结果,经过团队探讨,最后决定为老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省立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侯江平
为当地患者进行裂隙灯检查
省立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孔香云
为当地患者做裂隙灯检查
省立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焦万珍
为当地患者做A/B超检查
山东眼科医疗队员核对患者信息
山东眼科医疗队员为当地患者检查角膜曲率
裂隙灯检查、测量眼角曲率、眼部A超检查……为保证手术成功,医疗队员逐一对每一名白内障患者进行细致检查,针对特殊病例,大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讨论,并单独做了标记,以便手术时确定精确的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
符合白内障复明手术条件的患者
办理入院手续
通过筛查后,临夏州人民医院的眼科医护人员为符合白内障复明手术条件的患者办理了入院手续,并安排开始进行术前相关检查。
“在临夏州人民医院的眼科医护人员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本次共为64名当地群众进行了白内障术前筛查。目前有40多名患者符合手术条件。”孔香云在结束一天的筛查工作后介绍道,这些患者中,绝大部分为老龄患者,最大的已经87岁。
术前筛查活动现场
鲁甘协作
为众多白内障患者打开了二次“视界”
1月8日,张晗教授带领山东眼科医疗队员,在临夏州人民医院为通过筛查的符合手术条件的当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付爷爷今年已经87岁高龄,是本次活动中年龄最大的符合白内障复明手术条件的患者。
等待手术的过程中,老人说自己一点也不紧张,虽然是个小手术,但子女都来了。快90岁了,身体还很硬朗,很期待左眼手术后,能再看见。
张晗教授带领医疗队队员为
当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省立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潘虹为患者手术
医疗队员为即将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消毒
医疗队员为手术后的患者包扎
在手术台上,切口、撕囊、劈核……张晗教授操作自如,每个步骤的实施都如行云流水,对手术整个过程的掌控能力,显示着其精湛娴熟的手术水平。医护团队之间也配合得十分默契,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在一旁的当地眼科医生则如同一名细致入微的观察者,本次手术成为了他们重要的观摩教学机会。
整个手术过程几乎无缝连接,每位医生之间的配合默契,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团队力量,使得这次复明手术的每一步都显得如此确定和自信。
经过一整天的努力,医疗团队成功为46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
在领导、专家看望患者时,患者们激动地表达着重见光明的喜悦,不停说着:“谢谢,山东专家”。72岁的索菲与家人一起将写有“医德高尚暖人心 妙手回春复光明”的锦旗送到山东专家团队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