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新春健康指南】 过年欢聚需谨慎,小心突发性聋!
金龙吐珠辞旧岁,
银蛇献瑞迎新春!
随着春节的到来
家家户户开启了假期生活
在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
的这份新春健康指南也请大家收好!
让我们健健康康过新年!
春节假期到了,又到了举国欢腾、阖家团聚的时刻。燃放烟花爆竹辞旧迎新、聚会娱乐是我们庆祝春节的常见方式,却也给我们的听力带来潜在威胁。突发性聋作为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急症,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在节假日前后及季节交替时更为显著。许多突发性聋的患者由于发现和治疗不及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陈成芳为您讲解突发性聋的相关知识,让大家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减少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陈成芳
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等5项,发表论文兼任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分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听力发展基金会第六届专家指导委员会儿童听力保健专家委员会委员。
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侧重耳内镜微创手术、功能性耳显微外科手术。对耳聋(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耳聋)、耳鸣、各种眩晕(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及耳科疾病(耳部炎症、肿瘤)的诊断、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对耳科疑难病症有着丰富的经验。
什么是突发性聋?
什么是突发性聋?
突发性聋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该病发病突然,听力损失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微的听力减退,而有的则可能几乎完全丧失听力。
突发性聋的发病年龄跨度大,中年人以及有三高合并症的老年人多为发患者群,但近年来年轻人甚至儿童的发病案例也逐渐增多。
突发性聋的症状表现
突发性聋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眩晕以及听觉过敏等。听力下降是其主要症状,多为单侧耳朵发病,极少数患者可双侧同时或先后出现。耳鸣声可表现为吹风声、嗡嗡声、嘶嘶声或尖锐的哨声等,往往在听力下降之前或同时出现。耳闷胀感使患者常感觉耳朵像是被堵塞住了一样,有闷胀不适的感觉。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突发性聋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症状,表现为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对声音异常敏感的现象,即使是正常音量的声音,也会觉得过于响亮、刺耳。
突发性聋的病因分析
突发性聋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门诊就诊常见诱因包括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睡眠障碍、生活不规律、环境气候的改变,对于中年人而言,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以及烟酒等不良嗜好也可能增加其发病风险,孕期高凝状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也使得孕妇是常见高发人群。
目前,业内公认的突发性聋发病原因包括:
1.内耳微循环障碍:包括血管痉挛学说与血管栓塞学说,内耳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内听动脉,当血管发生痉挛时,可导致内耳局部缺血、缺氧,引起毛细胞及神经末梢感受器受损,血管栓塞也是导致突发性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血液中存在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时,可能阻塞内听动脉及其分支,使内耳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进而出现听力下降、头晕、耳鸣等症状。长期的工作压力、精神紧张可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引发内耳血管痉挛。
2.内耳压力变化:内耳与外界压力的平衡对于维持正常听力至关重要。当外界压力突然变化时,如潜水、坐飞机等,可能导致内耳压力失衡,引起内耳血管纹及内淋巴囊等处的离子交换异常,产生内淋巴积水。内淋巴积水可压迫内耳结构,影响听觉和平衡功能,出现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
3.病毒感染:许多病毒如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侵犯内耳,引起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病毒感染内耳的途径可能有血行感染、神经侵袭、局部扩散等。部分突发性聋患者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感染史,且在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相关病毒的抗体或核酸,进一步支持了病毒感染学说。
4.自身免疫性反应:自身免疫性内耳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内耳损伤。免疫系统错误地将内耳组织识别为抗原,发动免疫攻击,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怎样确诊突发性聋
详细的病史采集对于突发性聋的诊断至关重要。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发病时间、症状特点、伴随症状、既往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了解患者是否有上述提到的发病诱因,如劳累、情绪波动、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史等,有助于判断病因。随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耳部检查、听力学检查等,初步判断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和部位,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和排除其他疾病。血常规检查可了解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凝血功能检查可发现血液高凝状态或凝血障碍;自身抗体检查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糖、血脂检查可了解患者的代谢状态。此外,还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细菌培养等病原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
内耳 MRI 可用于排除内耳的器质性病变,如内耳畸形、肿瘤等。虽然这些病变在突发性聋患者中较为少见,但在诊断不明确时仍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突发性聋的治疗与预防
1.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突发性聋的主要药物之一。其治疗原则是及时用药、足量用药、逐渐减量。常见的激素使用途径包括全身给药(口服及静滴),鼓室内注射给药(局麻后经鼓膜穿刺鼓室内注药),耳后注射给药,以上三种给药途径往往结合使用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减轻内耳水肿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缓解内耳的炎症反应和改善微循环。糖皮质激素全身使用存在一定副作用,比如胃肠道反应、血糖升高和骨质疏松等、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基础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方案调整,然而鼓室注射及耳后注射副作用要小很多。
2.降纤治疗
对于怀疑有血管栓塞或高凝状态的患者,可给予降纤治疗,巴曲酶是目前使用的单一降低纤维蛋白原的药物,可以溶解血栓,恢复内耳的血液供应,使用方法为静脉滴注,隔天使用,使用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应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进行。有出血倾向、儿童、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70岁以上老人,有近期手术史,消化道溃疡史的患者需要慎用。
3.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类药物
改善微循环药物常见银杏叶提取物、长春胺、七叶皂苷钠等,具有消炎、抗渗出、增加静脉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以及抗氧化等作用,改善内耳血流动力学,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维生素 B1、维生素 B12、胞磷胆碱、甲钴胺等可用于促进内耳神经的修复和再生。这些药物可参与神经细胞的代谢过程,改善神经功能。
突发性聋的治疗不仅仅包括药物治疗,还包括综合治疗。比如患者在患病后应该注意清淡饮食,少油少盐少糖,适量饮水;应避免使用耳机、大声喧哗;适当运动以提高免疫力。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和许多因素有关系,如就诊时间、发病年龄、基础身体状况、发病时听力损伤程度等,大部分患者及时治疗会取得很好的疗效,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治疗不尽人意,所以若治疗后仍有听力损失,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助听器或其他辅助听力设备。
突发性聋作为一种严重的听力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造成极大影响。预防突发性聋的关键在于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同时,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郁、焦虑及恼怒等不良情绪刺激。对于存在慢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病情,以减少突发性聋的发病风险。我们也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预防突发性聋的发生,让听力健康成为我们新年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