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药学部>>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省医健康科普】面对流感,不要盲目抢购“特效药”奥司他韦

供稿:药学部 房广星 发布时间:2025/2/14 9:56:18
字号:
+-14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被新的一波流感击中了,甚至“一人感冒,全家跟上”。而且这次感冒的症状激烈,程度严重,痛苦指数高,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治疗,也极易引发心肌疾病和肺部严重感染。在部分地区,许多人又开始抢购“特效”药物——奥司他韦。在没有安全用药作指导的前提下,这样的“抢购”极易造成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最终对公众的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那么奥司他韦到底是怎样一种药物?为什么在这个流感季节里被赋予如此了不起的“职责”?

  其实在临床上见到的药物“奥司他韦”是其磷酸盐,也就是“磷酸奥司他韦”,真正对抗流感病毒的,并不是这个东西,它只是能对抗流感病毒的活性产物的一个前体物质。但这个物质的神奇就在于,它口服后,很容易就被胃肠道吸收了,大部分被肝、肠酯酶转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也就是能对抗流感病毒的“药物”。这种活性代谢产物(奥司他韦羧酸盐)是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是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酶,它可以让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和感染性病毒在人体内进一步复制传播,而磷酸奥司他韦的这种活性代谢产物能够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生长,也就是把病毒扼杀在摇篮之中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磷酸奥司他韦并不是能治疗所有的流感,药品说明书明确它能够有效治疗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也可用于成人和13岁及13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目前并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磷酸奥司他韦对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以外的其他疾病有效,对1岁以下儿童治疗流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尚未确定。所以大家在使用的时候不要盲目跟风,一定要先到医院看诊,确诊甲型流感或乙型流感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是合理的选择。

  也并不是说确诊了甲型流感或乙型流感后,使用奥司他韦就万事大吉了。奥司他韦用于流感的治疗在流感症状开始的第一天或第二天(理想状态为36小时内)就应开始。如果是用于预防,也是在接触其他病患后越早用药,预防效果越好。鉴于流感病毒的潜伏期是48小时,所以需要在接触流感患者的48小时之内服用。尽管磷酸奥司他韦可以预防甲型流感或乙型流感,但不能取代流感疫苗。磷酸奥司他韦的使用也不影响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它对流感的预防作用仅在用药时才具有。

  而且,奥司他韦的用量在治疗和预防中也是非常关键的。用于治疗时,成人和13岁以上青少年的推荐口服磷酸奥司他韦剂量是每次75毫克,每日2次,共5天。儿童按年龄体重,具体剂量遵医嘱。为方便服用,儿童通常会选择颗粒剂(15毫克/每袋)。预防用药,成人一天一次,一次75毫克,服用至少7天。奥司他韦对13岁以下儿童预防流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临床选择时应慎重考虑后果。

  当然,服用奥司他韦应该首先区分用药目的是治疗还是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同时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肾功能情况及是否有特殊疾病状态等。

  有人会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可以服用吗?这个问题,最好咨询专科医生和药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在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一般来说,在治疗的获益大于一定的风险时,可以考虑用药。

  还有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自磷酸奥司他韦上市后,陆续有流感患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发生自我伤害和谵妄事件的报告,主要是儿科患者,但磷酸奥司他韦与这些事件的相关性还不清楚。在使用该药物治疗期间,应该对患者的自我伤害和谵妄事件等异常行为进行密切监测。所以,只有在可靠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社区出现了此类型的流感病毒感染后才考虑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和预防流感。

  总之一句话:神药未必真神,用对方为“特效”。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