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采用改进的超细胃镜下置放肠梗阻导管技术救治肠梗阻患者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消化科采用改进的超细胃镜下置放肠梗阻导管技术,成功救治一名肠梗阻患者。
不久前,一位患者因脑出血行引流术及气管切开,术后在当地医院出现肠梗阻症状,无法进食,腹胀难忍。经腹部CT 检查确诊为肠梗阻,外科暂无手术条件,转入我院奥体院区消化二病区。
消化科主任医师胡锦华接诊患者后立即带领团队制定治疗方案:肠梗阻导管置入,行胃肠有效减压。患者因身体不适难以配合,无法张口放置内镜检查所需的口垫,这给常规的肠梗阻导管置入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团队与家属沟通后,决定应用新的超细胃镜放置方式。
省立医院消化科近年来不断创新实践,成功探索出一套无X线、超细胃镜置放肠梗阻导管新的操作方式,创新性地运用了超细胃镜,利用其纤细管径更轻松、更精准地到达梗阻部位。在操作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胃镜的清晰视野,将肠梗阻导管无需X线引导,准确地放置到位,实现对梗阻部位的有效减压和引流。
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李涛副凭借丰富的消化介入经验,无需X线引导,将不需异物钳配合的经鼻超细胃镜经患者右侧鼻腔缓缓进入,抵达十二指肠远端。随后,通过活检通道送入导丝至门齿100cm,固定导丝后小心撤出超细胃镜,由助手丰丙程主治医师协助固定导丝,经导丝将肠梗阻导管顺利送达距门齿 90cm 处。为确保导管位置准确且功能正常,再经左侧鼻腔进超细胃镜至前球囊处,在直视下注入纯净水15ml观察到导管前端球囊扩张。随后撤镜、撤出导丝,局部体外固定导管。
手术过程十分顺利,仅10余分钟完成操作。术后可见肠液自肠梗阻导管引出,患者无明显不适及抗拒表现。患者肠梗阻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肠道功能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胡锦华主任医师介绍,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该方式具有舒适性提高、放置便捷等优势。超细胃镜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对患者身体的不适,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该操作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用时较短。
近年来,医院消化科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后续将做好超细胃镜下置放肠梗阻导管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让更多的肠梗阻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