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中心动态
【省医专家谈健康】 血栓?斑块?血管外科专家带您了解血管疾病这些事儿
血栓与斑块是血管疾病中两个常见的问题,很多患者分不清血栓与斑块的区别,甚至会认为这是同一种东西,两者混淆导致耽误治疗。今天,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血管外科专家为您讲解一下血栓和斑块的区别。
种振岳
省立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静脉血栓栓塞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外周血管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The Member for Chinese Association of Phlebology,member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hlebology。
韩宗霖
医学博士,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及糖尿病足综合诊疗,静脉曲张的各种微创综合治疗(热消融、硬化剂、chiva等),复杂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维护及并发症处理,下肢深静脉血栓一站式综合治疗,动脉瘤(腹主动脉、内脏动脉)、主动脉夹层、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的介入及手术治疗,输液港植入及并发症处理。
张丽
省立医院副主任护师、血管外科护士长、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VTE护理组组长,兼任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护理学组组长,山东省护理学会心血管外科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会血管护理学组副组长。参与国家级及省级基金课题4项、主持厅级基金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SCI 5篇。参编中国护理专家共识九部、参编书籍3部。
血栓:像塞子一样
堵塞身体各部位血管
张大爷做完手术,康复顺利,正准备办理出院手续,在上厕所时突然胸闷气短,随即摔倒在地,意识丧失。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栓塞”。
李大妈清晨醒来,家属发现其语言不清,嘴角歪斜,肢体不灵,来医院就诊后被确定为“脑梗”。
在医院工作久了,上述病例屡见不鲜,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凶手”——血栓!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可以像塞子一样堵塞身体各部位血管,导致相关脏器失去血液供应,甚至造成猝死。血栓发生在脑部血管就导致“脑梗”,在冠状动脉就形成“心梗”,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所以说,血栓这个“罪魁祸首”随时会对我们人体发起“闪电战”。
正常情况下,一旦人体由某种原因形成伤口,导致血管受损,伤口会流血不止,此时,血液中的各种凝血因子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凝血反应,血液由液态转换成由纤维蛋白、血小板和红细胞形成的血凝块来止血,以防止血液进一步流失。伤口愈合出血停止后,凝血块又会逐渐被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的各种酶所消化,使血管恢复畅通。血管损伤、血流缓慢以及凝血因子病变,都会使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血功能削弱,从而打破平衡状态,使人体处于“易栓”状态,进而导致血栓形成。
大多数血栓形成后,在栓塞发病前,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的,甚至到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做常规检查,血脂、血压、心电图、CT等都显示指标正常。因此,积极防范血栓发病,主动抗击由血栓这个罪魁祸首在人体内发起的“闪电战”非常重要。
斑块:血管中的“长期施工区”
老烟民黄先生右下肢麻木、刺痛,休息后缓解半年余,近期加重,前往医院就诊诉说自己走不了路了。医生诊断是“右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手术后会有所缓解,但是希望他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远离危险。其实,很多人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
生活方式健康是不是代表不会有斑块?
血管是由血管壁构成的有弹性的管状结构,血管壁由三层结构组成,由外而内分别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是滋养血管的保护层,中膜是保护血管弹性的肌肉层,内膜是能让动脉血管内壁保持光滑的内皮层。
斑块通常是由于动脉血管内皮损伤后脂质沉积在内层和中层之间产生的脂质斑块,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斑块的形成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内壁开始逐渐形成脂质条纹,就像金属管道里生的锈。年龄、性别、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吸烟、肥胖、家族史等使这些脂质条纹逐渐生长生成斑块,血管腔越来越窄,就如同空心管子变成实心,疾病也随之而来。所以说,即使生活方式健康也不代表不会有斑块。
是不是必须去医院检查才能知道血管是否健康?
心脏供血最远端血管最易判断整体血管是否通畅,而自测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足背动脉位于内踝和外踝连线中点下方,靠近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中间,通常在拇长伸肌腱外侧可触及。胫后动脉位于内踝内后方,一般在内踝内下方1厘米处可触及。如果感受不到动脉搏动或跳动微弱,则提示有动脉循环不畅或血容量不足的信号;如果跳动力度左右不一致,可能存在下肢动脉硬化的情况。
若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如患肢麻木、发凉、皮温低、行走易疲劳等应立即就医,可以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血管形态、内膜斑块位置和厚度等;通过CTA或核磁共振得到动脉立体三维图像,更好地了解血管病变情况;临床还常用测量踝/肱指数(ABI),即通过测量踝部胫后或胫前动脉以及肱动脉的收缩压所得比值,来判断下肢血管是否狭窄或闭塞。
如何应对这个“不速之客”?
有时候,血栓和斑块还会联手作祟。想象一下,长期施工区如果突然有一天施工车辆出了故障,那么原本就狭窄的道路会更加堵塞。在血管中,如果斑块破裂,血栓可能会在这个地方迅速形成,血管的通道瞬间被封锁,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如果查体中发现有了血栓或者斑块,是无须治疗只需定期观察,还是要格外注意?哪种情况需要治疗,又如何治疗呢?
早期可逆转,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
生活方式的改善是基础,在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形成的内膜损伤和早期纤维斑块通过干预是可以消退逆转的,这时候我们可以积极地做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提高血液循环,减少体内脂肪堆积。健康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戒烟、限酒、控制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定期的体检来进行早期有效地预防。
斑块一旦形成很难消退,药物治疗是首选
一旦形成软斑块(不稳定斑块)和硬斑块(稳定斑块)是很难消退的,只能通过药物干预缩小。如果是不稳定斑块,或者狭窄程度>50%,通常会选择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来干预形成稳定斑块,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他汀类是降脂治疗的首选药物,它能够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能够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动脉斑块患者治疗以抗血小板、降血脂、稳定斑块为主,通常应用药物如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
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动脉斑块重度狭窄甚至血栓形成(通常是狭窄≥70%),或者有明显缺血症状,除了上述基础治疗外,还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手术类型的选择与病变的动脉位置有关)。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动脉血管的血运重建。手术治疗的方式有两种,介入手术、动脉内膜剥脱或者旁路术。如经皮腔内血管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