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神经内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我院杜怡峰教授团队在国际高水平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发表痴呆风险预测研究最新成果

供稿:科研部,神经内科 发布时间:2025/3/6 10:09:51
字号:
+-14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杜怡峰教授团队在《Alzheimer's &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中科院1区TOP期刊,IF=13.1)杂志最新一期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and internal validation of a risk prediction model for dementia in a rural older population in China”的研究论文(全文链接:https://alz-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lz.14617),本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省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刘可可副主任医师和神经内科侯婷婷副主任医师,通讯作者为省立医院杜怡峰教授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仇成轩教授。

  本研究基于杜怡峰教授课题组于2014年建立的山东阳谷老化与痴呆症研究队列(Shandong Yanggu Study of Aging and Dementia,SYS-AD)以及2018年在该地区启动的中国农村地区延缓老年痴呆和失能的随机化对照多模干预研究(Multimodal Interventions to Delay Dementia and Disability in Rural China, MIND-China),通过对2014年2220名参加SYS-AD研究的该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一个用于预测痴呆风险的实用工具。在预测模型构建中,首先通过统计检验技术筛选出与痴呆相关的潜在预测因子,并结合LASSO回归技术和Cox回归分析,确定了包括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自我评估的AD8评分和中风史在内的五个预测因子,最终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总体准确性达到80%。该研究潜在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在于,通过简单易用的风险预测工具,能够快速识别农村地区痴呆高危人群,填补了中国农村社区老年人群痴呆风险预测工具的空白,这一成果为在疾病早期阶段(如临床前期或轻度认知障碍阶段)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延缓认知衰退和痴呆临床发病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该预测模型还可以被进一步转化为用户友好的网络计算工具,便于在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推广应用,为农村地区痴呆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有力支持。

  杜怡峰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阿尔茨海默病(AD)及痴呆症的风险预测、早期筛查与诊断、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以及多模干预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团队相继主持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瑞国际合作项目(2项)和面上项目、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痴呆危险因素及药物干预方法研究)”和山东省中西医结合专病防治重大项目等。

  近年来,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衰老研究中心密切合作,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地区)重点合作项目等基金的支持下,联合开展了中国痴呆症多模干预项目(MIND-China),该项目是2017年由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和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联合启动的全球老年痴呆多模干预联盟(World-Wide FINGERS Network, http://wwfingers.com)五大创始项目之一。在成功开展MIND-China痴呆多模干预研究的基础上,杜怡峰教授和仇成轩教授于2023年联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兹海默病分会(ADC)共同倡议成立中国痴呆症多中心多模干预研究联盟(China-FINGERS Multicenter Alliance), 旨在协调和促进我国老年痴呆症多模干预研究。目前,课题组基于MIND-China跨学科数据库的系列研究在AD与痴呆的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早期筛查与诊断、发病机制、生物标记物及多模干预技术等方面获得重要进展,迄今在国际知名专业期刊累计发表70余篇SCI论文。多项研究成果在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大会 (AAIC) 及北欧老年学会议(NKG)进行交流,并多次被国内外媒体报道和转载。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