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输血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省医健康科普】不要谈“溶”色变!省医专家带您了解新生儿溶血病(HDN)那些事儿

供稿:输血科 王胜江 万海燕 发布时间:2025/3/26 9:49:00
字号:
+-14

  随着优生优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多孩政策也落地落实啦!现在,各位准爸妈们特别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可是,新生儿溶血那些事儿让不少家庭心里发慌。别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输血科专家们将为您好好科普一下新生儿溶血病。让咱们输血科的工作人员也能更好的指导并协助临床医生诊断及治疗,一起守护宝宝们的健康。

  问:新生儿溶血病到底是个啥?

  答:想象一下,胎儿的红细胞进入妈妈的血液循环。如果胎儿和母亲血型不合,那妈妈的身体就会把胎儿的红细胞当作入侵的“外敌”,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攻击”。这类抗体大多是lgG类,它们可以通过胎盘,直接进入胎儿体内,开始“围剿”胎儿红细胞,导致溶血。要是胎儿没挺过去,就会造成胎儿死亡;如果宝宝出生了,来自母体的抗体还会继续作祟,让新生儿的红细胞继续溶血,严重的可造成新生儿生理缺陷甚至死亡。该类因为母婴血型不合的胎儿和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简称新生儿溶血病(Haemolitic Discase of the Newborn,简写为HDN)。

  问:新生儿溶血病是怎么来的呢?

  答: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原因就是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其实,临床上让胎儿、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疾病的原因还挺多,如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丙酮酸激酶缺乏、α-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但这些情况比较少见。所以一说到“新生儿溶血病”,就特指由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造成的胎儿、新生儿溶血。

  问:母婴血型不合

  为啥会造成新生儿溶血呢?

  答:宝宝的血型基因一半来自妈妈,另一半来自爸爸。如果爸爸传给宝宝的基因,恰好是妈妈没有的,那胎儿红细胞膜上由爸爸基因编码的抗原,就有可能刺激妈妈产生的抗体。通常这类抗体是lgG类抗体,并且能够通过胎盘。一旦抗体穿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就会和胎儿红细胞表面抗原“对上号”,然后把红细胞破坏掉,溶血就发生了。

  问:新生儿溶血病的

  临床表现咋样?能治好吗?

  答:在临床上,新生儿溶血病的宝宝们出生后黄疸会越来越重,一般在1~5天内达到最高值,黄疸的程度比生理性黄疸厉害多了。有些宝宝还伴有贫血、肝脾肿大、胎儿期水肿等症状。不过别担心,大多数宝宝经过治疗后可以好起来,黄疸一般一周后逐渐消退。但是要小心,游离的胆红素要是进入大脑,会损害神经细胞,引发核黄疸。轻度患病或得到及时治疗的宝宝基本都可以康复;要是病情严重,可能会出现神经组织的永久性损伤,造成智力、运动等方面的障碍,甚至引起生命危险。

  问:为啥“自然发生的抗体”

  不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呢?

  答:自然发生的抗体可不是因为血型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它们是人接触了自然界的多糖抗原物质,或者肠道里的细菌抗原刺激产生的,多为IgM类抗体。它们的分子量很大,不能通过胎盘,所以不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而免疫抗体大部分是IgG类抗体,也有少部分是IgM类抗体,IgG类抗体的分子量小易通过胎盘。比如Rh血型系统所形成的免疫性抗体,绝大部分是不完全抗体,只有产生IgG抗体,才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问:哪些血型系统的抗体易造成

  新生儿溶血病?为啥ABO

  溶血病的症状比Rh溶血病轻呢?

  答:比较常见导致HDN发生的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引起的溶血病,病情通常较轻,一般无需换血;而Rh血型系统引起的溶血病较少见,但病情严重,大多宝宝需要换血。为啥呢?因为正常胎儿体液里(像血浆、唾液、胃液、细胞间液等)含有可溶性A类或B类物质,这种物质能中和来自妈妈的抗A或抗B抗体,从而保护胎儿红细胞,阻止 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或减轻症状。而Rh血型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刺激产生,并且需多次刺激,产生大量抗体后才能致病,所以一旦发病,症状很严重。

  问:ABO系统溶血与Rh系统溶血

  同时存在时,为啥以ABO系统

  溶血为主呢?

  答:当胎儿ABO血型与妈妈不合的时候,反而可以减少Rh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这是由于胎儿红细胞进入妈妈血液循环后,因为ABO血型不合,会先被妈妈血液内抗-A、抗-B抗体破坏,从而减轻了Rh抗原引发的免疫反应。

  问:新生儿溶血病的

  发病率有多高呢?

  答: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大约为5%。其中,O型妈妈生的A型、B型宝宝,如果总胆红素>18mg/dl(300μmol/L),那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病率能达到20%。Rh阴性妈妈怀二胎时,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约为60%。

  今天咱们把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预后都讲清楚啦,还比较了常见的ABO溶血病和Rh系统溶血病的症状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方便大家能够层层拨开迷雾,对新生儿溶血病不再陌生,希望各位准爸妈们可以放心,不再谈“溶血”色变啦!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