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特色专病门诊】体重营养干预门诊
生活中的您是否同样有体重方面的困扰:逐渐隆起的肚腩,日益升高的检查指标,又或者日渐消瘦的脸庞,想胖却怎么也吃不胖的“苗条”身材……不用怕,今天,我们为您介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特色专病门诊——体重营养干预门诊!
2025年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一时间,体重管理掀起新一轮健康热潮。早在2022年4月,省立医院就依托临床营养科成立体重营养干预门诊,主要致力于为肥胖、消瘦、各种慢性疾病或手术导致的体重不达标及营养不良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营养诊疗方案、指导及随访。门诊由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主任医师带领临床营养师联合出诊,进行全病程序贯管理,通过严格的医学检测和评估、规范的医学营养减重治疗路径、线上线下相结合,制定专属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同时,门诊还由专业营养师进行院外长期随访,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方便、轻松的一站式体重管理服务。
门诊特色
专业、精准、可持续
全面营养评估
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精准检测肌肉、脂肪、水分分布,告别“只看体重”的管理误区。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指标测量-实验室检查-饮食结构调查”进行综合评估。
个性化营养诊疗方案
基于“基础代谢率、饮食结构、健康状况”三大核心,采用“饮食干预、药物干预、生活方式干预”等多维度干预方法制定专属诊疗方案。特别设计的“一日量化食谱”,可让患者自由搭配膳食,逐渐学习掌握膳食基本原则,实现饮食的自我管理。科室自配的减重代餐粉及增重全营养粉,助力实现快乐减肥与健康增重。对有合并症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
“二对一”全程管理,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主任医师+临床营养师“二对一”跟踪指导饮食,找到“隐形致胖/瘦元凶”,每月复诊调整方案,建立长期健康档案,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就诊人群
这些人效果更明显
反复减重失败:尝试多种减肥方法却效果不佳,体重反复反弹,甚至越减越肥,需科学专业减重指导;
肥胖伴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尿酸等疾病患者,通过减重改善指标;
特殊时期肥胖人群:产后难以恢复,更年期激素变化导致肥胖,需针对性激素调节方案;
隐形肥胖人群:体重正常但体脂率超标、内脏脂肪堆积的“瘦胖子”;
体型优化需求者:增肌减脂同步进行,追求完美肌肉线条,需要专业的营养运动指导;
体重过轻需增重者:科学制订营养补充方案,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营养助力专家
为体重管理保驾护航
领衔专家:
冯丽(临床营养科主任、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
中心院区每周一、周二全天;奥体院区每周四上午
临床营养科团队:
营养医师7名,营养师5名
门诊时间:
中心院区每周一至周四全天;奥体院区每周一至周四下午及周五全天
真实案例
他们做到了,你也可以!
三年来,体重营养干预门诊已完成500余例患者的体重管理与随访,减重有效率100%,体重反弹率低于10%,连续多年获批“医学营养减重教学单位”。
案例1 :6个月成功受孕
患者:35岁女性,身高164cm,首诊体重91kg,BMI:34.7kg/m?
疾病:肥胖、高泌乳素血症、受孕困难等
方案:生活方式干预+限能量平衡膳食+运动指导
效果:干预6个月,体重下降26.3kg,下降28.9% ,成功受孕
案例2 :4个月糖耐量受损改善
患者:34岁男性,身高166.9cm,首诊体重85.8kg,BMI30.8kg/m?
疾病:肥胖、糖耐量受损、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
方案:生活方式干预+限能量平衡饮食+减重代餐
效果:干预4个月,体重下降19.1kg,下降22.3%,糖耐量受损改善
案例3 :6个月综合指标改善
患者:20岁男性,身高189cm,首诊体重135kg,BMI37.79kg/m?
疾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痛风、重度脂肪肝、肝损害、高甘油三酯、急性胰腺炎高风险
方案:生活方式干预+限能量平衡饮食+药物干预
效果:干预6个月,体重下降35公斤,下降27%,各项指标改善
就诊指南
预约方式:
1. “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选择就诊院区--选择特色专病门诊--选择营养科体重营养干预门诊--选择医生--完成预约;
2. “香港宝典免费资料网”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点击屏幕上方“减重门诊-选择体重营养干预门诊”--选择就诊医生-完成预约;
3. 如果线上预约失败,可至护士站进行现场挂号。
首诊准备:
可携带近期单位体检报告/其他查体检查结果(若无,现场将根据个体情况安排检测)
学科带头人介绍
冯丽
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省立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APJCN杂志编委。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临床营养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垂体学组组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炎症性肠病多学科协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医师分会下丘脑垂体学组组长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协同攻关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示范工程)各1项, 发表SCI论文数十篇。先后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