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介绍
内分泌糖脂代谢与脑老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于2023年批准立项建设。实验室依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及其附属省立医院的优势临床资源及基础实验平台,面向国家健康战略需求,以内分泌激素、糖脂代谢失衡与脑老化疾病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聚焦严重危及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糖脂代谢紊乱和脑老化。近年来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奖1项,谈家桢生命科学奖1项,吴杨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山东省专利发明奖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励26项。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1)临床研究方向:开展内分泌糖脂代谢失衡与脑老化的流行病学调查;2)基础研究方向:开展内分泌糖脂代谢失衡与脑老化及相关疾病的交互作用及机制研究;3)转化应用方向:建立脑老化及相关疾病的防治体系。既往研究成果如下:
1、系统探索了垂体激素对代谢综合征、老年认知障碍等衰老相关疾病的影响,为早期干预垂体激素紊乱调控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1)提出垂体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直接调控脂质代谢,导致动脉硬化,影响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新理论;(2)明确垂体激素—卵泡刺激素升高诱发中老年女性高胆固醇血症、情感障碍的致病机制。
2 深入开展了糖脂代谢紊乱对垂体功能、老年认知障碍及性腺功能减退等衰老相关疾病的影响,为早期干预代谢紊乱调控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1)提出“脂毒性致垂体功能异常”的新理论;(2)证实脂代谢紊乱影响男性性腺功能,为提高老年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新视角;(3)系统阐述了老年糖脂代谢紊乱的特点,探索了脂毒性诱发老年糖代谢紊乱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4)深入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提出降糖治疗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AD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新策略。
3 围绕脑老化相关疾病,深入探讨了其发病机制,建立了影像学早期诊断模型
(1)首次揭示KIBRA通过抑制Rab27a的蛋白酶体降解调控外泌体分泌的作用机制,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提供新的作用靶点;(2)开发磁共振波谱编辑技术,制定扫描参数和数据质量的国际规范,为活体研究人脑GABA能系统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提供了新方法;(3)在代谢、结构和功能三个水平建立了MCI和AD患者的多模态数据库,并应用影像组学的方法结合临床信息,开发了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模型。
4.开展临床转化研究建立精准干预体系
(1)明确干预脂毒性有效改善老年糖代谢紊乱,预防糖尿病发生;(2)证实干预垂体激素可防治脂代谢异常,实现防治关口前移;(3)开发多个干预肝脏脂肪变性的候选药物;(4)牵头和参与制定了多项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干预治疗指南和共识;(5)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前阶段干预新方法的研究”;(6)开展的MIND-China项目是全球同步进行的阿尔茨海默病干预研究联盟五大分中心之一;(7)牵头制定国内首个《中国阿尔茨海默一级预防指南》;(8)作为CO-PI单位与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合作申请,成功获批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
立足本实验室的研究基础和特色,未来继续扩大完善内分泌糖脂代谢与脑老化相关疾病的队列、临床资源样本库和多模态信息库。开展临床、基础研究,明确中国人群内分泌糖脂代谢与脑老化的流行病学特征,揭示糖脂代谢失衡影响脑老化发生发展作用和机制。开发防治糖脂代谢相关脑老化及疾病的新技术,突破脑老化及相关疾病的评估、诊断和干预瓶颈,建立靶向内分泌糖脂代谢防治脑老化及相关疾病的精准干预体系,并进行集成示范并推广。从内分泌代谢失衡入手有效提升我国脑老化相关疾病的科研水平与临床诊疗水平,为全面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目标做出贡献。
内分泌糖脂代谢与脑老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于2023年批准立项建设。实验室依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及其附属省立医院的优势临床资源及基础实验平台,面向国家健康战略需求,以内分泌激素、糖脂代谢失衡与脑老化疾病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聚焦严重危及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糖脂代谢紊乱和脑老化。近年来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奖1项,谈家桢生命科学奖1项,吴杨奖1项,山东省科学…
科室动态及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