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慢性便秘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导
便秘是指一种(组)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每周<3次就是排便次数减少。病程≥6个月的便秘为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患者的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等。
一、改善生活方式和排便习惯
(1)膳食:增加纤维素(25-35 g/d)和水分(1.5-2.0 L/d)的摄入。
(2)适度运动:尤其对久病卧床、运动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3)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 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每次大便时间不宜过长(<10 min/次)。
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以五谷杂粮和根茎类为主食:平日可以糙米、胚芽米取代白米煮饭,若能酌加燕麦、薏仁等营养谷物更好;要吃面包、面条时,宜选择全麦制品。另外,番薯、马铃薯等根茎类通便效果也极佳。
(2)多以豆类取代肉类:以豆类及其制品(如豆腐)取代肉类,可取其高纤、无胆固醇与抗氧化的效果,而豆浆与豆奶(将豆类研磨成粉与牛奶混和)也是很棒的通便饮品。
(3)常吃乳制品:牛奶是天然的缓泻剂,便秘患者若在睡前饮用150~200ml牛奶,次晨就易产生便意。另外,也可以多吃优酪乳、乳酪、优格等发酵乳制品来补充益菌,调整肠胃机能。
(4)避免脂肪不足:很多爱美女性总是对脂肪敬而远之,但润粪与刺激肠道蠕动却少不了它。如果担心有害的胆固醇,不妨适量摄取植物性脂肪,像是在蔬果沙拉上淋些橄榄油,就能达到减肥与通便的双重效果。
(5)每日至少五份蔬果:每日应至少食用三份蔬菜、两份水果,才能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平日多吃些有“嚼劲”的蔬菜如竹笋、芹菜等,与胡萝卜、包心菜、菠菜、莴苣、莲藕、南瓜、豆芽、洋葱等“好菜”,以及海藻类食品(如洋菜、海苔、海带等),可以刺激肠壁蠕动、加速排便。
至于水果富含果胶,有软便效果,像梨子、桃子、枣子、柿子、芒果、柑橘、柳丁、柚子、木瓜、番茄、草莓、菠萝、香蕉等都有助排便。不过,水果中以苹果和梅子最好,若能每天吃颗带皮苹果或经常吃梅子,排便就会很顺利。
(6)补充足够水分:这是解除便秘的重要方法,建议每天至少要喝 1000 ~ 2000ml的水,夏天甚至要喝到2500~3000ml。而且,最好每天一起床就喝杯温开水,以促进便意。
不爱喝白开水的人,也别用咖啡、浓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取代,因为它们会利尿且抑制肠道蠕动。若实在受不了白开水,不妨改喝营养的胡萝卜蜂蜡汁、梅子汁及小麦草汁
(7)规律的饮食生活除了均衡摄取以上食物外,想要维持排便系统规律运作,还必须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不吃宵夜,以免制造肠胃负担、扰乱消化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