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全科医学科>> 健康科普 >>正文

健康科普

关于猫抓病,这里或许有您想要的答案

字号:
+-14

  猫抓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猫抓病的首发症状多样,因此患者会散见于多科室中,且容易误诊漏诊。大多数免疫正常的人会发生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或脓疱,比较严重的会发展为以局部引流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出现发热、厌食、肌痛、脾肿大等。结膜炎伴耳前淋巴结肿大(Parinaud眼淋巴腺综合征)是猫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

图片3.png

图1 腋下淋巴结肿大

  确诊猫抓病的证据是什么?

  汉赛巴尔通体,“猫抓病”的病原体叫汉赛巴尔通体,是一种细菌。

图片4.png

巴尔通体的电镜照片。图片来自pubmed

  汉赛巴通体存在于猫的口咽部,跳蚤是猫群的传播媒介。它会经被感染的猫抓伤、咬伤、猫蚤叮咬及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口、眼等)接触到猫的唾液,由猫传播到人,人与人之间不传染。潜伏期为3-10天,少数的可以达到几个月甚至1-2年。

  汉赛巴通体播散可以发生在免疫低下的宿主,也可以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如图3。

图片5.png

图3 汉赛巴通体播散途径

  猫抓病该怎样治疗?

  猫抓病的发病率目前看来还是比较低的,大家也不需要过度担心这个问题。而且,猫抓病其实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疾病,汉赛巴通体最常见的累及部位是皮肤和淋巴结,占了所有病例的90%左右,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被感染上可能过个一两月就自愈了,只有少数感染会播散到其它部位,比如肝脾、中枢、骨髓、骨骼、视网膜等。

  虽然猫抓病的局部病变一般为自限性,但全身播散时可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所以部分患者即使不经治疗也可以自行恢复,但病程较长,因此仍建议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一是缩短病程,二是降低发生全身性疾病或远期后遗症的风险。

  哪类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巴尔通体儿童易染,儿童占所有感染者的60%.汉赛巴尔通体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病程多呈自限性,但儿童猫抓病症状一般较为严重,可形成眼腺综合征、深部脏器感染等。如果感染汉赛巴尔通体,其它部位基本可以完全恢复,但如果感染累及视网膜,大概有80%左右的人会遗留视力下降,严重者可以致盲。这也是这个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猫抓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猫抓病是宠物传播最主要的人兽共患病之一,我国宠物猫饲养量已经超过5000万只,由宠物传播人兽共患病是现代都市中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点。虽然这种病叫做猫抓病,但是被狗抓过也可能患病,90%以上的猫抓病患者与猫或狗有接触史,75%的病例有被猫或狗抓伤、咬伤的历史但是除了猫抓咬传播以外,还会有其他几种传播途径,比如说: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未被猫抓,也可通过接触猫的粪便或唾液而患病。

  如果被猫、狗抓咬之后,即便是注射狂犬疫苗后还需多加观察。如果发现身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或者不适症状要及时到相应专科就诊。

  如何预防猫抓病呢?

  No.1 驱虫是重中之重

  猫抓病的原始来源是跳蚤、蜱虫等寄生虫,按时驱虫,可有效避免家猫被汉氏巴尔通体感染。如果有条件,应定期为猫进行体检。

  No.2 减少家猫出门

  猫和狗不一样,猫不需要经常遛,应避免家猫与野猫、流浪猫的接触,特别是春季猫咪发情期,减少家猫出门的机会。

  No.3 注意自我保护

  1岁以下的小猫更容易感染汉氏巴尔通体,免疫功能较弱的孩子应避免与小猫接触,不能让猫舔舐孩子的伤口,定期修剪猫的指甲,和猫接触后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路边的野猫不要逗。

  No.4 被抓后及时处理

  如不幸被猫咬伤、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伤口,至少30秒,并用碘伏消毒。根据伤口严重程度进行止血、包扎,如伤口较深或出现猫抓病的任何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