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传
【热点追踪】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肺癌筛查方案,起始年龄为50岁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指出,肺癌筛查对象为肺癌高风险人群,无肺癌病史,年龄一般在50—74岁之间;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
本方案值得关注的要点,首先是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方案对以往的多种建议做了统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往的肺癌筛查指南或专家共识说法不一,有将高风险人群的年龄定义为55岁以上,有的指南共识降到45岁以上;在刚刚出台的新版国家方案中,特别改为50岁及以上,体现出了肺癌年轻化的趋势和肺癌筛查卫生经济学的因素。
其次,方案对肺癌高风险人群的判定做出了明确规范。高风险人群包括年龄在50岁及以上,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
1、吸烟包年数≥2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2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注:吸烟包年数=每天吸烟的包数(每包20支)×吸烟年数。
2、与吸烟人群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3、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等)至少1年。
5、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确诊肺癌。
第三,方案中特别强调了筛查方法的选择。推荐用LDCT进行筛查,不推荐使用胸部X线检查、MRI检查、PET-CT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等进行肺癌筛查。
第四,方案对需要增加筛查频率的情况也做出了详细解释。高风险人群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LDCT检查。有下列影像表现者建议缩短筛查间隔:
1、检出的实性结节或者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平均直径≥6毫米且<15毫米,或者非实性结节平均直径≥8毫米且<15毫米者,3个月后复查,并根据结果决定下一轮复查时间。
2、检出的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成分或者非实性结节平均直径≥15毫米,如无法排除恶性结节,建议正规抗炎治疗后1—3个月复查,并根据结果决定下一轮复查时间。
方案指出,肺癌预后较差,近年来我国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对肺癌高风险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有效提高人群肺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热点追踪
来源 | 搜狐健康
编辑 | 宁然
排版 | 张志远
审核 | 王汝斌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 | 0531-88953343